![]() |
|
![]() |
||||||||||||||||
![]() |
||||||||||||||||||
![]() |
||||||||||||||||||
![]() |
||||||||||||||||||
![]() |
||||||||||||||||||
2018年第5期——汉中拜将坛之思
发表时间 : 2018-05-16 17:29:13 访问次数: 676 次
(2018年第5期) 日前,与王总和企业文化研究会部分同仁前往陕西汉中进行了一次短期考察,顺道领略了陕南风光,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探寻了作为西汉王朝发源地的历史名胜,特别是参访了著名的拜将坛。走近高台,仰视大将军韩信巨大的塑像,遥想当年汉中王刘邦封坛拜将的场景,不禁感慨万端。 韩信一代英雄,时称国士无双。刘邦拜其为三军主帅,的确是希望他在楚汉相争中攻必取,战必胜,打败项羽,夺取天下。而韩信也的确做到了百战百胜,最后陷项羽于四面楚歌之中,以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而无颜见江东父老。 韩信不负刘邦重托,真正上演了一出出惊天动地的活剧,从根本上改变了秦末历史的走向,为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韩信为什么能打大仗,打恶仗而百战不殆呢?我想原因十分简单,那就是卓越的军事才能,高超的指挥艺术。问题是他的本事从哪里来?答案应该是他除了过人的天赋以外,还在于他不仅饱读兵书,熟谙兵法,而尤其灵活运用于战争实际,吃透战争规律,才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 对刘邦来说,选对了将,用对了人;对韩信来说,得遇明主,能够尽施才略,士为知己者用。若刘邦不用韩信,尚不知楚汉相争之结局,更遑论汉朝之建立。若韩信不遇刘邦,则虽为大材,终遭置弃,更遑论扬威天下,青史留名。 国之大事如此,企业经营也是同一个道理。经营管理者也是为将者,要取得突出而骄人的工作业绩,必须付出心血,汗水和智慧。要积累形成和打造自己的真本事,拥有真才实学。这是在工作上打胜仗的重要前提。毛主席曾借用一副对联对不学无术者进行善意的讽喻,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涧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当然吉远未必有如此情形的管理人员,但这也警示我们每个人,要通过学习吸收大量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我们面临着较为复杂而严峻的形势,面临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超群的才干,忘我的付出,则很难应对当前的局面,很难适应任务的要求。 古来凡成就一番事业者,必须要付出超乎常人的劳动。坐而论道不能打胜仗,没有系统完整的思路和计划不能打胜仗,没有身先士卒的精神不能打胜仗。门店负责人如此,部门负责人如此,企业高层人员更是如此。既然获得领导如此深厚的信任,就不能辜负了领导的殷切希望,应全力以赴打拼出一片天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丈夫生于盛世,理当如此奋发,有所作为! 回到安阳,我仍然时时想起拜将坛,想起拥有兵仙战神称号,将兵打仗,多多益善的韩大将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